澳洲教育由各个州政府独立负责。在一般情况下,澳洲教育由三个层次组成:初等教育(小学)、中学(初中和高中)和高等教育(大学和职业学院)。澳洲法律规定,在一定年龄之前必须接受国民义务教育。此一法定年龄因州别而有所不同,一般是15-17岁,一般在高中毕业之前。法定教育之后的教育纳入澳洲职业暨资格体系。澳洲的学期因各州和学院的学位课程与学期有别而不同;大致上,包括年终大考而论,小学、中学和职业学校从一月底至十二月中旬,大学自二月底到十一月中旬。
各州教育制度比较图
时间(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
---|---|---|---|---|---|---|---|---|---|---|---|---|---|---|---|
首都区 | 小学 | 中学 | 大学前 | ||||||||||||
入学前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十年级 | 十一年级 | 十二年级 | |||
新南威尔士州 | 小学 | 中学 | |||||||||||||
入学前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十年级 | 十一年级 | 十二年级 | |||
北领地 | 小学 | 初级中学 | 高级中学 | ||||||||||||
入学前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十年级 | 十一年级 | 十二年级 | |||
昆士兰 | 小学 | 中学 | |||||||||||||
入学前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十年级 | 十一年级 | 十二年级 | |||
南澳 | 小学 | 中学 | |||||||||||||
小学前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十年级 | 十一年级 | 十二年级 | |||
塔斯曼尼亚 | 小学 | 中学 | 大学前 | ||||||||||||
小学前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十年级 | 十一年级 | 十二年级 | |||
维多利亚州 | 小学 | 中学 | |||||||||||||
小学前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十年级 | 十一年级 | 十二年级 | |||
西澳 | 小学 | 中学 | |||||||||||||
小学前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十年级 | 十一年级 | 十二年级 |
此外首都区、南澳与塔斯曼尼亚尚有十三年级的制度予进入大学前的学生们一个提升学习能力的机会
高等教育
大学
澳洲的高等教育在世界居于一流水平,全国共有1所国立大学(联邦政府立法成立)、36所公立大学(州政府立法成立)、2所私立大学。在1990年代期间皆已升格为综合型大学,且于海外设立分校。因此澳洲最知名的高等学府俱为公立大学,这一点不同于美国。国内多所知名院校培养出很多的精英,且产生过多名诺贝尔奖得主,至于其海外毕业生大多数活跃于澳洲本土、欧洲以及东南亚地区(例如新加坡和香港)。澳洲的大学多融合了美国式的开放校风,并延续英国式的传统菁英培育方式,遂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教育枢纽之一,每年吸引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前来深造。
“大学”(university)一词在澳洲有联邦法律保护,须经专家学者及政府针对相关学术、财务等方面之品质评估与认可,且由国会或州议会立法通过,方准设立。通过以后,无论公立或私立,皆获授权允自行核可开设课程以及颁授证书、文凭和学位并由澳洲教育部以学程名录(Commonwealth Register of Institutions and Courses for Overseas Students,简称CRICOS)管理之。
澳洲各大学的竞争力排名,随着政府评鉴标准的多样化而浮动。每一高等学府都需要政府部门补助其校务发展经费,大学因此皆须即早定位出可长可久的发展特色和卓越的教学科系或研究系所,以利争取经费、招生和全球学术评等。现今大学有三大校际联盟,组织目的都是在联邦教育预算的逐年递减中,提醒澳洲教育部增加或维持对大学教育品质的支持。
最著名的8所大学组成了澳洲八大名校(Group of Eight;Go8),学术地位相当于美国的长春藤盟校:
澳洲国立大学(堪培拉)
莫纳什大学(墨尔本)
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
悉尼大学(悉尼)
昆士兰大学(布里斯本)
墨尔本大学(墨尔本)
阿德雷得大学(阿德雷得)
西澳大学(伯斯)
再来是由5所著名大学组成的澳洲科技联盟(Australian Technology Network;ATN),占全国入学率的20%,以理工、社会科学、创新研发,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的教学成就享誉澳洲:
昆士兰科技大学(布里斯本)
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墨尔本)
悉尼科技大学(悉尼)
南澳大学(阿德雷得)
科廷大学(伯斯)
第三个校际联盟澳洲创新研究联盟(Innovative Research Universities;IRU Australia)由6所大学组织而成,办学方针与科技联盟接近,但在主要城市和卫星城镇各拥多处校区,占全国入学率的15%,目标是建立起共享的科研应用中心:
麦考瑞大学(悉尼)
格里菲斯大学(布里斯本)
拉筹伯大学(墨尔本)
莫道克大学(伯斯)
纽卡斯尔大学(纽卡索)
弗林德斯大学(阿德雷得)
澳洲经过2003年的教育改革以后,今有40所以上的大学院校登录于Commonwealth Register of Institutions and Courses for Overseas Students(简称CRICOS)